师资队伍
当前位置:  首页 师资队伍 教授 韩传喜
韩传喜
2021年04月19日

     韩传喜,男,1972年生,安徽霍邱人,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,文学博士。现任东北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院长,教授,硕士研究生导师。入选大连市高端人才。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专家,教育部学位论文评审专家。中国作家协会会员、辽宁省作家协会文学理论批评委员会主任、辽宁省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指委委员、辽宁省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指委委员、辽宁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新闻与传播分委员会召集人、辽宁省鲁迅研究会副会长、辽宁省作家协会特聘评论家、辽宁文学院特约评论家、中国新闻学研究会理事、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教育史研究委员会常务理事、国家社科基金同行评审专家、辽宁省社科基金评审专家、辽宁省社科成果奖评审专家、《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》(社会科学版)等多个核心期刊编委和审稿专家。

     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现当代文学、戏剧影视与媒介批评,主持和参与国家级、省部级项目10余项,在《人民日报》《光明日报》《文艺争鸣》《当代作家评论》等刊物发表文章一百多篇,被《新华文摘》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》等转载或摘编多篇。获得大连市高校优秀共产党员、辽宁文学奖、辽宁文艺评论奖、《当代作家评论》优秀论文奖、辽宁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等荣誉和奖励多项。

     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课程:中国现当代文学、戏剧研究、戏剧传播、媒介批评、文学欣赏、应用写作。

主要成果: 

一、课题 

1.主持完成“先锋派作家九十年代后的小说研究”,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,项目来源:安徽省教育厅。

2.主持完成“中国现代文学文本法教学研究”,安徽省省级教学研究项目,项目来源:安徽省教育厅。 

3.主持完成“辽宁文艺评论品牌建设策略研究”,辽宁省社科联“百项课题、千名专家服务新辽宁建设调研课题”,项目来源:辽宁省社科联。 

4.主持完成“东北沦陷区抗战戏剧研究”,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,项目来源:辽宁省教育厅。 

5.主持完成“赛珍珠与莫言小说创作的中国经验比较研究”,辽宁省社科规划项目,项目来源:辽宁省社科规划办。 

6.主持完成“东北财经大学优秀科研创新人才项目”,项目来源:东北财经大学。 

7.主持完成“财经院校人文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”,辽宁省本科教学改革项目,项目来源:辽宁省教育厅。 

8.主持完成“财经类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实践教学范式研究”,东北财经大学教学研究项目,项目来源:东北财经大学。 

9.主持完成“我校人文素质类课程建设方案设计与实践探索——中国文学与文化类课程”,校级教学研究与改革委托项目,项目来源:东北财经大学。

10.主持“媒介融合时代文学经典的数字化传播研究”,辽宁省教育厅基本科研项目,项目来源:辽宁省教育厅。 

11.指导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“复州皮影的推广与传承”,结项等级为“优秀”。

12.指导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“网络文艺新形态与网络空间重构”,结项等级为“优秀”。 

二、文章 

1.《生态文学“地方感”的呈现方式与价值空间》,《光明日报》2024年5月29日。

2.《为山乡巨变加油鼓劲》,《人民日报》2024年5月8日。

3.《讲述建设者的奋斗故事》,《人民日报》2021年8月24日。

4.《城市文学:写出城市的精气神》,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2020年10月22日。

5.《“开口小挖掘深”的写作风格》,《光明日报》2019年12月18日。

6.《敢说“章丘无锅”,才有“洛阳纸贵”》,《人民日报》2018年3月16日。

7. 《批评与创作当相互砥砺》,《人民日报》2017年11月10日。

8. 《理性审慎地直面文学弊端》,《光明日报》2017年3月8日。

9.《紧张感从何而来》,《人民日报》2016年10月11日。

10.《文学批评中的“偏见”》,《人民日报》2016年7月29日。

11.《王安忆的一次先锋探索》,《人民日报》2016年2月23日。

12.《物质、文化、技术之维——网络游戏的三重身体行动》,《学习与探索》(CSSCI)2023年第9期。(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》2024年第2期全文转载。)

13.《网络文学媒介化的情感逻辑》,《当代作家评论》(CSSCI)2023年第3期。

14.《情感地理与文学辽南》,《小说评论》(CSSCI)2023年第3期。

15.《基于截屏界面的媒介实践与空间转向研究》,《江西社会科学》(CSSCI)2023年第3期。

16.《新媒介技术时代文学经典的价值影响力考察》,《西北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(CSSCI)2023年第1期。

17.《嵌入、联结、驯化:基于可供性视角的网络文学媒介化转向考察》,《学习与探索》(CSSCI)2022年第8期。(《新华文摘》2022年第24期论点摘编;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》2022年第12期全文转载。)

18.《老藤小说的地缘美学密码——以<北障>为中心的考察》,《当代作家评论》(CSSCI)2021年第2期。

19.《媒介融合时代网络文学的编码与解码》,《当代作家评论》(CSSCI)2021年第1期。

20.《媒介融合时代实体书店的空间重构》,《学习与探索》(CSSCI)2020年第12期。(《新华文摘》2021年第7期论点摘编。)

21.《媒介融合时代作家的自我呈现》,《江西社会科学》(CSSCI)2020年第8期。(《新华文摘》2020年第24期论点摘编。)

22.《媒介融合时代文学经典的价值重构》,《当代作家评论》(CSSCI)2019年第6期。

23.《“回归”与“飘荡”:莫言小说创作溯端竟委——以<白狗秋千架>为原点的考察》,《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》(CSSCI)2019年第3期。

24.《媒介融合时代作家与读者关系重构》,《当代作家评论》(CSSCI)2018年第3期。

25.《欲望羽翼遮蔽下的成长寻踪——孙惠芬<寻找张展>的多棱面透视》,《当代作家评论》(CSSCI)2018年第1期。

26.《心灵胎记与文学超越——莫言散文的“故乡意象”与艺术传达》,《求是学刊》(CSSCI)2017年第3期。(《新华文摘》2017年第17期论点摘编。) 

27.《幽微情感领地的象征性契入——乔叶女性题材小说论》,《文艺争鸣》(CSSCI)2016年第5期。

28.《多重纠缠中的乡村书写——<后上塘书>论》,《当代作家评论》(CSSCI)2016年第3期。

29.《悬浮的历史想象——论乔叶<认罪书>的“文革叙事”》,《扬子江评论》(CSSCI)2015年第4期。 

30.《政治激情冲荡中的文学书写——抗战时期戏剧创作生态及其影响》,《学术交流》(CSSCI)2015年第8期。 

31.《文学对视中的错位——鲁迅影响下的赛珍珠研究及其文学史审视》,《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》(CSSCI)2015年第1期。 

32.《论赛珍珠小说的“中国经验”——以<中国小说>为视角的考察》,《求是学刊》(CSSCI)2015年第3期。(《新华文摘》2015年第19期论点摘编。) 

33.《个体生存的两难困境与诗意消解——读胡学文的中篇小说<落地无声>》,《小说评论》(CSSCI)2014年第3期。

34.《研究视角、文学感受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》,《求索》(CSSCI)2009年第5期。

35.《观艺术之心  叩灵魂之门》,《北京社会科学》(CSSCI)2007年第3期。

三、奖励 

1.北京师范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研究生(学术优秀型),2009年。 

2.辽宁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,2013年,2020年。辽宁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,2020年。 

3.东北财经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“优秀指导教师”,2013年。 

4.东北财经大学优秀共产党员,2016年。

5.大连市高校优秀共产党员,2016年。

6.第九届辽宁文学奖·文学评论奖,2017年。

7.《当代作家评论》优秀论文奖,2018年。

8.东北财经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,2018年,2020年,2021年。

9.辽宁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,2020年。

10.第八届辽宁文艺评论奖。2023年。

11.第四届辽宁网络文学“金桅杆”奖优秀评论(研究)奖,2023年。

邮箱:xinwen@dufe.edu.cn